中国发展网 徐松林 记者徐文华
“2018年,我们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污染防治,扎实推进中央及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全省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为49微克/立方米、7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71.0%,实现“两下降一提高”;全省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5.2%,均达到年度目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多项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提升,呈现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6月4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孙艳辉在《2018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通报中说。
在谈到空气质量时,孙艳辉介绍说,2018年,安徽16个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58.9%~98.4%,其中黄山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与2017年相比,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4.3个百分点。
据介绍,全省监测的136条河流、37座湖泊水库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与2017年相比,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其中,长江、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全省其他36个(座)主要湖泊(水库)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17座水库中,12座水质为优、5座为良好;19个湖泊中,5个为良好、10个为轻度污染、2个为中度污染、1个为重度污染。
对此,孙艳辉介绍了安徽采取的八项主要措施 :一是高位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多次到皖北、长江、新安江、淮河、巢湖等重点区域和流域开展调研、督导、暗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行“1+7”作战计划。
二是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探索建立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全年共兑现奖补资金6600万元,同时,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开发区集中供热的意见》,50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实现了集中供热。
三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构筑沿江“1515”三道防线,开展“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完成11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完成223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完成850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四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围绕实施“土十条”,着力抓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五推”工作,全省共排查发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1788个,完成整改1777个。同时,推动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切断了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的链条。
五是认真落实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组织现场核查和拉网式“回头看”检查,至2018年底,省整改方案确定的144个问题完成已整改103个。
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在长江安徽段和全省300万亩湖库河流实施禁渔期制度;深入调查处置泾县扬子鳄国家级保护区被侵占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七是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2018年,全省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约1.4万家次,实施环境行政处罚4465件,处罚金额3.13亿元;运用《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处案件3139件,案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对19起环境违法案件实施省级挂牌督办。会同司法机关成功侦办“10.12”长江铜陵段倾倒固体废物系列环境污染犯罪案件。
八是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全面实施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探索开展大气环境质量补偿。2018年,全省产生水污染赔付和生态补偿金、大气补偿资金4亿多元,并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三个全覆盖”,基本完成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完成国考断面新建水站建设和已建水站设备更新改造并全部联网。
目前,安徽全省已形成省四大班子共同推进、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