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王敏报道 随着各种产业要素不断释放着发展潜能,天津滨海新区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2019年时间过半,半年来,落户滨海新区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深耕滨海新区的企业声量越来越大,国内外合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正推进滨海新区大健康产业不断做大规模、增强实力。
产业版图持续扩大
近日,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BIOINN生物制造众创空间迎来首个海归人才组成的创业团队百葵锐(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百葵锐核心团队由来自澳大利亚的生物科技领域人才组成,在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生物酶工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用百葵锐创始人章家泉来说,团队之所以落户滨海新区,除了看中这里的科技政策优势外,更主要的是被这里的产业集聚效应所吸引。
同样被产业环境吸引的还有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泰康保险集团与生态城管委会“牵手”,双方将在大健康产业、民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作为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泰康保险集团智慧医疗、养老等大健康相关产业资源丰富,将进一步拉长滨海新区大健康产业发展链条。
除了企业外,高端科研机构也看中了滨海新区这块“风水宝地”。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共建“北京大学天津医学中心”。据了解,北京大学天津医学中心是双方在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医疗合作的载体,是一个新型的综合性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事业机构。
此外,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英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德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九州通绿谷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等一批在滨海新区“筑巢”的优质平台也在不断吸纳优质的产业项目,为滨海新区构筑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高地积蓄力量。
产业影响与日俱增
生命健康产业始终承担着滨海新区科技自主创新、吸收先进成果的使命。近来,滨海新区很多药企开足马力,各类成果接踵问世,在市场上叫响了滨海新区品牌。伴随着产业培育的持续深入,滨海新区企业的成果或技术也在向其他地区不断蔓延,带动滨海新区产业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国内市场,丹娜生物的产品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重点医院铺开应用;在国际市场,成功打破国外医药企业的技术垄断,挺进欧洲、中东、美洲、非洲,与英、法、意等20多个国家的30多家代理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且在全球40多个国家的上千家医院开展了临床应用。”如今说起公司取得的成就,位于生态城的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泽奇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从创办至今,丹娜生物每年的销售额都在翻倍增长。
开发区药企天津益倍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在为滨海新区药企的“走出去”贡献力量。在上个月举办的第十九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和“第四届世界天然提取物中国展”(NEX China)中,益倍生物发布了全新植物配料及功能食品解决方案,并推出创新自然营养品产品品牌。在此次活动中,益倍生物的“高腾特GOUTRUST抗痛风复配植物提取物”获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019植物提取物产品创新奖”受到海内外参会人士的一致好评,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另外,作为国内疫苗界知名企业的滨海新区明星药企康希诺今年上半年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在港交所上市的第一只疫苗股,让滨海新区药企的影响力再攀高峰。
产业合作逐步升温
在产业发展之中,“捆绑”合作是吸取先进、摒弃糟粕的重要手段。在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中,滨海新区积极融入到国内外产业合作之中,展现出了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不久前,由北方技术交易市场、天津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主办的中英科技开放式对接会在滨海新区举行,来自英国的多个企业、高校负责人携项目来到滨海新区,与天津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开展了务实对接。从类别来看,这些项目多关注老龄健康诊断、辅助康复技术、转化医学等领域,均是时下生命健康产业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领域,活动达成的合作将为滨海新区生命健康产业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举办对接活动,滨海新区企业也在向外延伸合作的触角。不久前,滨海新区药企凯莱英同政府部门合作成立的天津市药物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今后,该中心将瞄准临床研究痛点,通过搭建创新性技术平台、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加快新药上市步伐。康希诺也在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创新疫苗研发中心,并与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奥地利等国的多家疫苗企业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关系,分享尖端科研成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随着合作的持续深入,上述合作带来的创新要素必将与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实现融合,推动滨海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迈上全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