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拼多多发布公告,拟发行累计本金金额为8.75亿美元2024年到期的可转债。据推测,如启动“绿鞋机制”( 超额配售选择权)后,拼多多此次发行规模将在10亿美元左右。高盛、美林、巴克莱、瑞银为此次发行进行了联合承销。
发行可转债是成长型科技企业的高效融资手段。包括奈飞、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都曾经通过这一方式筹措业务发展所需资金。
大数据:发行可转债公司股价面临波动
但资本市场数据(如下图)显示,发行可转债公司当天股价或会面临一定的承压。
有市场人士表示,可转债发行前后,对冲基金也会有一定的市场动作,股价会呈现一定幅度的波动。
▲大数据显示,可转债宣布发行的第一天,由于一些对冲基金会做一些风险对冲,所以股价有可能会承压,在过去的中概可转债发行中,发行当日平均跌幅超过4%。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电商平台,拼多多此次发行可转债创造了中国科技企业的一次新纪录。公告显示,此次拼多多发行的可转债中设置了“发行人赎回”条款。
根据该条款,在2022年10月1日或之后,如果拼多多股票在连续30个交易日之中至少有2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档期转股价格的130%,拼多多将有权按照债券面值的103%(含当期计息年度利息)的赎回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
有投行出身人士对此项条款解读时表示,当这一条款被触发时,公司选择按原价赎回可转债,而股价已经涨了130%,没有投资人会愿意被原价赎回,所以这个条款“相当于一个变相的强迫转股动作”。
从国际惯例看,该条款本质上企业以未来的长期价值来维护当前股东利益,需要建立在企业和资本市场对于公司长期价值共同看好的基础上。因此,这一条款也成为了近半数美国科技成长企业在发行可转债时的“标配”。
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却属于第一次在国外资本市场上设置“有条件赎回条款”,为何是拼多多成为了首个在美国资本市场吃螃蟹的中国企业?而这次发行可转债,会对拼多多及电商行业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大趋势:可转债是高成长性公司高效融资渠道
自1843年诞生以来,可转债一直是成长型企业重要的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英文为Convertible bond,意为公司发行的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
西方经济学主流研究认为,可转债是企业持续满足未来融资需求的主要手段。1998年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发行可转债之后,企业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投融资行为会显著上升,因此,可转债是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融资策略。
能够发行可转债的企业通常而言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具备已得到资本市场普遍认可的潜力和价值,第二,业务仍处于高速发展期,股价存在被市场低估的情况。因此,可转债被视为是成长型巨头企业的“专属”融资方式。
历史上看,诸多科技巨头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曾经通过发行可转债来进一步实现高成长。据不完全统计,在上市前或者上市初期通过这一方式募集资金的科技巨头包括了亚马逊、雅虎、奈飞等。
发行可转债,意味着企业的成长潜力得到资本市场的初步认可。
2012年,阿里巴巴也曾大规模发行过一轮可转债,在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时,投资者获得了以低于IPO发行价的价格将可转债转换成普通股的权利。
近年来,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美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轮新巨头发行可转债的高潮。在拼多多宣布发行可转债之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包括滴滴出行、今日头条在内的中国科技巨头纷纷通过发行可转债方式进行了新一轮融资。
作为崛起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巨头,拼多多在上市的一年多时间里向资本市场展现出了惊人“高成长性”。
最新数据显示,拼多多平台年活跃买家数已达4.832亿,从市值上看,已经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2019年以来,拼多多股价累积涨幅超过50%,为纳斯达克增长最快的科技股之一。而中通董事长在此前财报电话会议上也曾透露,从中通数据看,阿里系的包裹占比下降7%,拼多多则上升7%。
因此,此次发行可转债,既证明了资本市场对拼多多未来成长潜力的肯定,同时,正在高速增长的拼多多也借助这一高效融资渠道得到了未来业务布局的全新空间,相当于“一艘火箭得到了新的助推器”。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副主席霍隽在今年5月接受采访时认为,“发行人可以有效地通过可转债来筹集大量低成本资金和扩大投资者规模”,因此,“可转债是高成长性科技公司融资的高效渠道”。
换句话说,当一家企业向资本市场证明了自身的成长空间,资本市场也会提供类似“可转债”的融资通道,助力火箭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