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11月2—3日,以“科学文化视域中的科技、健康与社会”为主题的北京论坛分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成功举办,该论坛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联合承办,这也是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
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创始院长韩启德院士发言
中国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是同时应该看到,制约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科学传统,科学文化土壤较为贫瘠。正如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创始院长韩启德院士在2019北京论坛开幕式上所说,“应当作出全面的战略分析,准确研判中国科学当前在世界上所处的水平和地位。应当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向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其它优秀文明学习”。在此背景下,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讨论,借鉴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理念,对于当前中国推进科学文化建设、培植更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以“科学文化视域中的科技、健康与社会、科学文化”主题,汇聚了8个国家的33位知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并有近200位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参加讨论。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创始院长韩启德院士、执行副院长张藜、副院长任福君、副院长周程出席论坛,周程教授、张藜教授还在论坛上先后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程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程,以“社会环境对日本新世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影响”为题,从出生年代分布、受教育情况、做出获奖奠基性成果的年代分布等因素出发,分析了2000年以来日本的19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群体特征,以及诺贝尔奖“井喷”背后的文化土壤。周程认为在拔尖人才培养和原创成果产出方面,全面改良科学技术创新“土壤”比定向培养科学技术创新“苗子”的成效更大。
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藜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藜做了题为“英美两国文化援华项目对战时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1943-1949”的报告,考察了二战时期英美两个援华项目,比较了两个项目的代表人物葛德石与李约瑟的来华背景、外交使命、交流重点、取得成效以及对战时与战后中国科技的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任福君
论坛分为“东亚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环境与健康”“医学与人文”“科学文化的历史与实践”“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6个议题,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对“科学文化”进行了剖析和研讨。以上议题分为7个场次,分别由北京大学周程教授、韩国首尔大学Hong Sungook教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DavidMagnus教授、哈佛大学萧庆伦教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馆长John Durant和德国Jülich 研究中心教授Hans PeterPeters主持。做报告的专家学者还有:韩国翰林大学教授宋相庸,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塚原东吾,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士永,香港大学教授冯锦荣,东京工业大学教授调麻佐志,东北大学教授王健,韩国西江大学教授Chong Chaehyun,北京大学教授丛亚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教授Kim Fortun,哈佛大学教授萧庆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John Heritage,美国亨廷顿图书馆环太平洋地区特藏负责人杨立维,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教授杨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David Magnus,法国科学院院士、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YvonLe Maho,韩国全北国立大学教授申东源,复旦大学教授高晞,清华大学教授刘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馆长、教授John Duran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汤书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Martin Bauer,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Marta Entradas,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教授Bernard Schiele,上海科学技术馆馆长王小明,德国 Jülich 研究中心教授Hans Peter Peters,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Ahmet Suredum,屯特大学教授AnneMargarethe Dijkstra,欧盟ITER 政策和传播负责人MichelClaessens,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晶莹,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教授Gauhar Raza,美国亨廷顿图书馆艺术收藏与植物园资深负责人Daniel Lew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