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崔立勇 胡应翔
凭借富含硒元素的温泉资源,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西南15公里的明月山“靠水吃水”,将千年温泉资源做出千般文章。更进一步,当地突破温泉的简单利用业态,拓展出丰富的“温泉+”模式,促进温泉资源与旅游、商业、农业、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富硒温泉高附加值发展,提升了旅游综合收入,也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温泉留人更留心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389平方公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七顶国字号金字招牌。“温泉”是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的名片,也是宝贵的稀缺资源,更是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在明月山,有记载的温泉使用历史有近2000年。千年来水位一直未减,水温一直未降,常年保持在68℃~72℃,日出水量可达1.3万吨。更特别的是,温泉水无色无味,可饮可浴,富含硒等20多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推介,滋养了当地人千年的富硒温泉声名远扬,吸引了越来越多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然而,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并没有让温泉仅仅停留在泡脚泡澡等简单的业态上,而是不断将温泉打造成一种生活方式,将“硒”变成当地随处可见的“热词”。
到明月山喝硒水、吃硒餐、品硒茶、养硒颜,感受多姿多彩的“硒式生活”,四面八方的游客乐意在这里住下来,慢慢体味“吃、住、行、游、购、娱”中无处不在的温泉元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厉新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走马观花是“温饱旅游”,沉下心来感受则是“小康旅游”。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表示,旅游度假要实现留人、留钱、留心这“三留”。在明月山温汤镇,菜市场混杂着各地口音。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温汤人”占了当地一半以上的人口,甚至还有从日本、韩国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来到这里休闲度假,有的老人已经在此连续居住了很多年,这里的房价也超过了宜春市区。
资源要保护也要变成产品
富硒温泉是宝藏,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倍加珍惜,把保护放在首要位置。2005年对温汤地热水资源开发实行规划、管理,避免温泉开发遍地开花、无序开采。2013年开始实行“红线控制”。2018年9月1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宜春市温汤地热水资源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明月山地热水资源保护有了法律保障,也为江西省各地温泉保护开发提供了经验。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宋晓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明月山严格落实《宜春市温汤地热水资源保护条例》要求的日均取水量,坚持总量控制、动态调配,以单位税收为杠杆,实行按税收贡献动态分配水量。近年来,地热水含硒量稳定提升。
严格的措施背后还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明月山的智慧水务二期工程正在加快上线运行。“我们联合了中科院相关院士站所、省级地质部门等科研力量,加大地热田采补平衡研究和实时监测。”宋晓文说。
正如厉新建所说,生态环境是背景和平台,休闲度假产品才是前景和内容。明月山的温泉还是千年温泉,但已不止于温泉。富硒温泉正在实现高附加值发展,向转型升级发展道路挺进。据宋晓文介绍,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规划打造富硒产业园,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富硒产业品牌入驻,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抱团发展。
以温泉为起点,康疗养生、度假休闲、商务会议等高品质服务设施快速发展,特别是和大健康产业“握手”更产生了无限可能。明月山引进矿泉水厂,开发高端化妆品,富硒温泉水开始有了更多“含金量”。
游客多了村民富了
中科院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新加坡明月山国际森林温泉度假区等一批高端医美、康养项目先后落地实施。不久前,由同济医院发起组建的同济明月山国际医学康养中心正式开业,成为跨区域的医疗合作平台。
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专列开进明月山,旅游大巴涌向明月山。2019年1~11月份累计完成接待游客1057.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09亿元,综合门票收入7.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2%、12.89%和10.8%。随着游客的到来,经济发展了,当地群众也从中受益。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俊峰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分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可以发现,温泉和冰雪是重要的潜力资源。
宋晓文说,明月山全域建设秀美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导,通过已争取到的省财政每年1500万元乡村经济专项资金,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交通实际,对各村分类打造产业,多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以点带线快速发展。其中,温汤镇水口村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村子更美了,各家各户的收入也多了。”温汤镇水口村的村民对通过旅游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统计显示,该村通过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住宿,每年可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