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鄞柱平、鲁利韦、吴伍金、记者罗勉从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西社村了解到,该村皮薄肉厚、汁多味美的枇杷远近闻名,今年,该村的枇杷又迎来丰产,在当下枇杷集中上市的时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好转,该村也逐渐迎来各方食客,产销两旺景象让人欣喜。
该村村民廖婶一家从事收购、转销枇杷已有多年,趁着中午时间闲暇,她和儿子、儿媳忙着将上午收购的枇杷分拣装盛,摆上门前货架。廖婶说,西社村种植的枇杷有十多个品种,目前集中上市的主要是“早钟”、“汉武钟”、“乌叶”等枇杷品种,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
该村村民廖敏华说,今年的产量好,丰收。价钱大概十来块钱,品相好的十四、五元,差一点的差不多十块钱。现在主要是“汉武种”、“乌叶”为主。
西社枇杷就是市民口中俗称的鸭背枇杷。鸭背枇杷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产出的枇杷肉厚酥脆、酸甜可口,而且不仅有价格相对平民化的大众品种,也有经济价值较高的知名品种,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因此这里的枇杷一直都不愁销路。每年枇杷季,总会有周边食客不辞辛苦前来选购,特别是周末,更会迎来销售高峰。今年虽有疫情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枇杷销售稳步走高。
该村村民廖克宣说,今年枇杷的长势相当好,可以说是大丰收年,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星期六、日来这里购买,采摘品尝的顾客还是很多。卖多一些,几百斤。
该村的枇杷种植颇具规模,丰收年产量可在50万斤左右,村民们除了售卖鲜果外,还会制作出售相关的农副产品。村种植枇杷是大面积、有规模。从开花开始,就有价值。一开花就有枇杷蜜;另一个大朵的枇杷花,可以摘下晒干销售,加冰糖冲水喝,润肺;成熟上市时,残次的可以加工,腌制成枇杷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