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李武、杨淑一、记者王斌报道 日前,在位于甘肃榆中县小康营乡的北京德青源榆中县金鸡产业园,一排排红顶白墙的现代化养殖大棚整齐排列,经过一场春雨的洗刷后,显得格外清新别致。经过几道严格的消毒程序,记者走进蛋鸡区现代化鸡舍。柔和的灯光下,先进的层叠式自动化笼养设备整齐排列,大群的鸡正在欢快的进食……
北京德青源榆中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是国家扶贫办、甘肃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广的产业扶贫项目,项目于2018年5月16日正式签约,总投资1.9亿元;2019年11月15日建成并投产运营,首批共投放鸡苗21.3万只;3月11日开始,首批蛋鸡已全部开始产蛋,日产蛋在5万枚左右。
“鸡舍内的上料、饮水、通风、捡蛋、清粪等环节,全部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管理,养殖区自动化程度很高,养殖过程精准化施料、标准化喂养、科学化产蛋,目前看来产值非常乐观,因此打算在今年4月底和9月底,还将分别引进20万只鸡入园。”榆中德青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辉介绍。
据介绍,项目配套设施饲料厂6月30日计划投产,有机肥厂在7月30日试运行投产,整个园区今年将达到满产。满产后,养殖规模将达到80万只,其中青年鸡20万只、蛋鸡60万只。全年产蛋量将达到2亿枚,年淘汰老母鸡57万只,有机肥销售达到8000吨。
“德青源金鸡项目共分四个区,青年鸡区、蛋鸡区、有机肥厂和饲料加工厂,目前,青年鸡区和蛋鸡区全部完成,饲料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所有水、电、路、通讯都已完成。”榆中县农投公司副总谈敦胜介绍到。
据悉,金鸡产业扶贫模式是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的产业扶贫创新之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农户收益”的扶贫模式,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有力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崛起,从政府到企业、从贫困户到普通群众都能直接或间接受益。
项目采取“政府投资建厂、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多渠道受益”的方式运行,由榆中农投公司投资建设,北京德青源公司租赁经营,并输出品牌、市场、管理、技术。群众投入土地、入股资金和劳动力,通过租金收益、入股分红、产业园区就业和关联产业就业等途径脱贫致富,金鸡产业项目构建了新型滴灌式到人到户扶贫模式,通过产业帮扶,使“建档立卡”的低收入群体获得稳定收益,达到长效脱贫。
随着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的落地投产,充分调动了本地和周边群众参与就业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公司优先吸纳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产业带动能力日益显现。
“这里到县城就十几分钟的时间,孩子在县城上小学,我应聘到这里上班,照顾小孩非常方便。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捡鸡蛋和包装工作,月工资3000多元,收入比较稳定,工作也轻松。”来自高崖镇的村民孟雪春高兴的说。
来自小康营乡小康营村的村民刘雄去年11月份应聘到德清源公司,目前他的工作是电工、维修和机修,他说:“以前常年在外面工地上干活,往往辛苦一年到年底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每月基本工资3500元,加上加班能够拿到4500元左右,并且每月都按时打到了卡上,不用担心拖欠,现在一边挣钱,一边还能种点地,照顾老人孩子,真的挺满足的。”
今年69岁的小康营乡小康营村村民袁福清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大儿子天生聋哑,小儿子因意外事故失去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袁福清老人一个人的肩上。去年10月份,德青源公司为袁福清安排了公司保洁的岗位,现在,袁福清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生活又有了盼头。“像我们这个年龄外出打工都没人要了,没想到德青源给我安排了这个岗位,我现在不但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还在家里种了几亩地,很知足。”袁福清说。
目前,在德青源公司,已有小康营乡周边的52名群众在这里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人,人均月工资约2500元,预计全年总收入15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收入63万元。2019年,为入股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达到362万元。项目全部建成满产后,预计每年流转土地费用43万元,150名员工每年劳务收入450万元。
据了解,榆中县还通过加快推广“芳美模式”“康源模式”“宏鑫模式”“聚鑫模式”等产业发展带动模式,构建更加紧密的减贫带贫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提高了贫困户直接参与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组织化程度,推动全县产业扶贫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共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的达366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的达196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