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岳程、刘耀鑫、记者王斌报道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为高质量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双创任务,持续助推“品质榆中”建设,不断提升全县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保障社会公众饮食消费安全,甘肃榆中县启动餐饮消费“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动,营造“食全食美、如兰之州”的食品安全环境,彰显文明城市形象。
榆中县品火锅店内,记者看到一楼大厅推行的是“双筷制”,餐厅给每位客人准备了两双筷子,一双传统竹筷是烫火锅时使用的公筷,另一双是可替换一次性筷头的私筷,用作个人就餐时使用。餐厅的二、三楼则全部推行单人单锅和公筷公勺制,包厢人数都是减半坐客。“为了确保顾客用餐安全,我们店内的服务人员都须持健康证上岗,每天定时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店面和所有餐具都是定时消毒,所有食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面对进店用餐的顾客,我们都会温馨提示他们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酒精消毒,做好信息登记,并倡导大家积极使用公筷公勺,共同维护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习惯。”榆中县品火锅主管徐婷介绍说。
陇鑫餐饮副总经理张永福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酒店在复工经营后,按照市、县相关部门的要求,开始实行配备公筷公勺制度,无论是零客和包厢,公筷公勺都是必须配备品,并引导顾客在用餐夹餐中使用公筷公勺。”
正在用餐的李女士表示,火锅是一家人的最爱,以前一大家人在用餐的过程中都是互相夹餐,觉得这样关系更亲近。这次出来用餐用起了“公筷公勺”,不变的浓厚亲情共同守卫舌尖上的安全。
家住榆中县陇顺小区的岳梅丽,是个思想超前又热衷美食的潮妈。自疫情防控以来,她每次在家做饭都会备上公筷公勺,并常常叮嘱在外工作的丈夫和家人在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守护家人健康。岳梅丽说:“据我所知,现在家庭使用公筷公勺的人也有很多,特别是一些亲人较多的家庭,在今年疫情发生后,餐桌上就多了‘公筷公勺’。刚开始确实感觉很不习惯,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大家自然而然的也就习惯了。”
据悉,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助推“餐桌革命”,榆中县按照市、县“公筷公勺”及文明餐桌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启动餐饮消费“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动倡议书,并印发全县18个乡(镇)12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张贴。
榆中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石维向说:“刚开始实行公筷公勺制度时,由于缺乏分餐制的习惯和传统观念上的束缚,很多顾客对参与使用公筷公勺的热情并不高。”据介绍,榆中县文明办和市场监管等相关单位的指导下,各餐点相继在店内明显位置悬挂了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宣传画册,在每个餐桌放置“公筷公勺”提示牌,并通过公告牌、电子屏、餐桌提示牌、电子点菜系统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现场使用蒸汽消毒机对餐具一一进行消毒,并向顾客介绍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引导消费者自觉使用“公筷公勺”,一个多月来顾客接受公筷公勺的热情明显增加。
截止目前,榆中县印制台签10000件,“公筷公勺·健康分餐”、“文明餐桌公约”桌签各5000份,《榆中县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5000份,订做《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动倡议书》展架100幅,制作“公筷公勺·健康分餐”广告亭6个。
榆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娟说:“目前,我们正在把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推动移风易俗有机结合,联合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和全社会餐饮企业积极倡导、推动,共同营造‘使用公筷公勺是为了守卫舌尖上的安全,而不是建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的价值认同。”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倡导和宣传文明用餐、绿色节约的力度,让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在全县形成文明用餐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