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注入“后疫情时期”强心针
大唐泰州热电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军
虽迟但到,2020年“两会”在确保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背景下全面“重启”。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已走出本土疫情的“至暗时刻”。被称为“历届最短”的万字政府工作报告中,所释放的核心信号依旧是围绕“人民”二字。在“后疫情时期”,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注入强心针,才能在保民生的另一片战场上,化危为机。
从“六稳”到“六保”,想人民之所想
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面对新冠疫情对民生的巨大冲击,中央及时提出了“六稳”“六保”精准调控方针,对于市场的预期从“稳定”向“确保”来转变,更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与“以人民为本”的理念一脉相承。
在疫情的强烈冲击下,如何保障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是关注生命与健康,还是操心就业与保障,抑或是纾解中小企业之困,主线都是以人民为中心。面对严峻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关系到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化风险为机遇。“十三五”规划收官在即,如何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为“十四五”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如何克服疫情消极影响,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本次两会给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案。
从复工复产到扩大内需,急人民之所急。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大唐泰州热电作为苏中地区能源供应的支柱企业,在保民生的战场上充分履行着央企担当,坚守岗位的泰电职工从春节期间便奋战在保电、保供热、保民生的最前线。全体职工齐心协力,以“逆行者、坚守者、奋进者”的姿态,助力当地支援武汉地区的药企医院复工复产。
随着复工复产、达工达产有序推进,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不断增加,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逐渐成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民之所向”。围绕扩大内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居民消费、投资、城镇化、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各行各业结合自身特色和市场趋势,通过一系列的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最大化地激发人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