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举办眼科管理与高质量发展论坛,陈有信主任提出了“建成世界一流眼科”的规划目标。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在医学教育、精细管理、党建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科室发展再上新台阶。在保证病例组合指数(CMI)的前提下,手术量同比上涨30%,科室门诊量和辅助检查数稳中有增,平均住院日不断下降。
▲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姚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院士、中山大学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瞿佳教授、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金子兵教授、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等多位国内眼科学界权威专家,共谋眼科管理与高质量发展大计。
教学相长 人才强科
人才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医院和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多年来,眼科始终致力于多措并举做好教学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主管教学工作的张美芬副主任介绍,眼科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教学与技能带教涵盖8大板块;推行每两周一次教学查房,在全国教育论坛荣获一等奖;在全院较早开展督导式教学门诊,老师手把手带教广受好评;差异化培养临床医学博士后,采用分层进阶式的出科考核模式。曾任教学秘书的于伟泓主任医师介绍,科室自主开发的教学APP可实现活动预告、考勤管理、成绩录入、教学反馈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教学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了提升科室病历质量,眼科还每月举办病历质控会,定期对优秀、问题病历进行复盘、点评。
▲眼科督导式教学门诊
▲眼科教学APP
近年来,眼科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持续提升,每年一度的“住院医师日”使眼科住院医师尽情施展才华和风采。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中英文教研演讲、全国研究生论坛奖项等。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师资,科室牵头成立了眼科住培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和卫生健康委直属医院教学联盟,期待与国内一流的教学医院强强携手,打造品牌教学基地,培养更多的眼科精英。
精准管理 提质增效
协和眼科在空间、资源、人员条件有限的情况下,2021年科室门诊量、手术量、辅助检查数稳中有增,平均住院日不断下降,这离不开科室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眼科副主任张顺华介绍,精细化管理首当其冲需要充分调动全科人员的积极性。目前,眼科正陆续筹建医疗管理团队、门诊管理团队、质控团队等,真正实现科室管理人人参与。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潜能,眼科将一定数量的床位改为日间病房,在保证病例组合指数(CMI)的前提下,2021年实现手术量同比上涨30%;眼科还致力于“走出去”,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个性化排班,每位眼科人都能在自己热衷的领域施展拳脚。
▲眼科启用日间病房
医疗安全和质量是永恒的话题。科室在提质增效的同时,勇于创新,大力开展新技术;持续攻坚克难,收治疑难病患者。为了确保手术安全,眼科全面实行主管(手术)医生负责制,针对疑难复杂病例,建立组内-科内-多科讨论体系,一站式解决患者需求,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培育青年 文化兴科
文化建设贯穿眼科临床工作的始终。近年来,科室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眼科病房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眼科技师李东辉介绍,眼科积极打造“协守光明”公众号,梳理科室百年发展历史,精心设计科室文化走廊,编著眼科人文图书和画册……这些文化的宝库,生动记录了协和眼科的发展历程。
眼科以党建引领团建,开展“月度标兵”评选,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以职工小小家为平台,组织春游踏青,驰骋运动赛场,多次登上“健康快车”,普及眼健康知识,开展书法摄影比赛和展览,打造线上眼科春晚……在这个小小家里,每位眼科人都在享受着来自眼科大家庭的温馨。
▲眼科人致力于健康科普,做百姓身边的协和医护
青年是科室发展的动力,眼科青年人在实干中不断成长,而主任助理赵潺就是其中的一员。从一个演讲能力不足的“小白”成长为医院团委书记,赵潺通过担任党团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对党的方针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认为,眼科青年人需要担当履职,不断打破现有瓶颈,超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原协和眼科主任赵家良教授在论坛上感慨地说:“希望眼科人以科室发展为己任,不断锐意进取,建立有协和特色的眼科,成为百姓追求光明的最后一站。”协和眼科将进一步对标世界一流眼科中心,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致力于做“有用的”科研,培养杰出人才,跻身世界一流。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全体医务人员合影
文字/洪成伟
审核/眼科
图片/眼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