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2019年8月16日讯 在祖国大西南的成昆铁路上,有一列已经跑了近50年的“小慢车”,自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这列5633/5634次“小慢车”就穿梭在大凉山之间,成为当地彝族乡亲出行、通婚、经商、上学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成为他们的致富车、运输车、希望车、校车。
这列小慢车的彝族女车长阿西阿呷1996年6月参加铁路工作,先是担任列车员,两年后任列车长。20多年来,她以无微不至的精细服务,被誉为大凉山美丽的“索玛花”、广大彝族旅客的贴心人,常年乘坐该趟列车的彝族旅客都亲切地叫她“阿呷车长”。
彝族旅客贴心人
1996年6月,阿西阿呷参加铁路工作,来到成昆铁路线上的这趟“小慢车”。
在老乡心里,阿呷是他们的“和事佬”“万金油”。17年没有更换的手机号码已经传遍整个彝族村庄,重病乘车需要特殊照顾、坐车去医院生产、孩子独自乘车、经商外出进货,老乡们都会想起这串数字,阿呷接到电话,都会伸出缓手。
故事一:“伍打”出走记。2016年夏天,正在值乘5633次小慢车的阿西阿呷,接到一名彝族旅客电话,请求帮忙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李苦伍打。阿西阿呷逐个车厢寻找,最后在带着一群孩子出行的彝族旅客身旁找到了他,但孩子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戒备。
“我是阿呷阿姨,也在大凉山长大。你的妈妈发现你不见了,非常着急。明天小慢车返程时,我带你回家,好吗?”阿呷不厌其烦地给小伍打讲独自离开家可能出现的危险,讲妈妈着急的心情,听着熟悉的彝语,年幼的李苦伍打渐渐消除了戒心。下午“小慢车”到达终点站攀枝花站后,阿西阿呷为李苦伍打打来晚餐,并打来热水为他擦脸、洗脚,晚上安顿在自己身边就寝。
第二天小慢车返回尼波站,阿西阿呷将小伍打平安交给了孩子父母。“太感谢啦!要是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母亲握住阿西阿呷的手激动地说。
故事二:列车上的简易产房。2017年1月1日,5633次列车从乐武车站开车后,8号车厢一名彝族男子急匆匆找列车长阿西阿呷及值班员刘伟。原来是他的妻子阿西五各今年38岁,已怀孕9个月,本是准备前往喜德县人民医院生产,谁料在列车上出现生产症状,急需列车提供帮助。
阿西阿呷立即通知列车广播寻医,并吩咐列车员拿来产包,同时与列车工作人员一起用床单围搭起简易产房,做好协助孕妇生产准备。
递剪刀、纱布、止血绷带……列车工作人员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迎接新生命的诞生,30分钟后该孕妇顺利诞下一名男婴。看着母子平安,所有在场的人们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谁料20分钟后,孕妇情况突然恶化,出现了大出血症状,阿西阿呷当即用列调对讲机呼叫司机联系喜德车站联系120救护车。列车到达喜德站后,救护车已经停在站台上。阿呷顺利将该产妇及其丈夫移交车站。第二天,班组获悉孕妇已经脱离危险,母子平安。
据了解,这是阿西阿呷在该次列车上接生的第11个婴孩。
故事三:一块腊肉的感动。2015年秋,阿西阿呷在值乘5633次“小慢车”巡视车厢时,发现一位身怀六甲的彝族妇女坐在车厢连接处伤心地抹眼泪。上前询问得知,旅客名叫吉瓦阿英,丈夫外出打工不幸客死异乡,难过得伤心抹泪。
“喝点热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困难打给我。”阿西阿呷为吉瓦阿英倒来了热水后,蹲下身悉心开导劝慰她,下车前还向吉瓦阿英的兜里偷偷塞了一百元钱。
后来两人经常通电话,在阿西阿呷的关心帮助下,吉瓦阿英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主动提出将她认作“表姐”。儿子阿木出生后,吉瓦阿英第一时间向阿西阿呷报了喜,并在“小慢车”路过普雄站时,送来亲手做的荞面粑粑和腊肉。
为彝族同胞脱贫贡献力量
阿呷值乘的“小慢车”途经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经济落后和贫困群众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上车的90%为彝族旅客,最低票价仅两元、而且小站站站停靠方便运输。据阿西阿呷回忆,遇到赶集时间,来自越西、甘洛、普雄等地的彝族同胞,带着土豆、玉米,甚至鸡鸭、活猪等货物挤上这趟车,希望在外地能卖个好价钱。每到这个时候列车过道、车厢座椅常常被大大小小的背篓占据。阿西阿呷在巡视车厢时,已习惯一边进行乘车安全宣传,一边细心地帮助他们将货物整理整齐。遇到彝族老乡运送土特产,阿西阿呷还特意拍照发微信朋友圈,帮助老乡拓展销路。空闲时,阿西阿呷会与老乡拉拉家常,给他们传授一些挣钱的门道。“应该发挥自己语言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话向乡亲们传达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让他们树立脱贫决心,助力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阿西阿呷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58岁的吉尔五牛木是这趟“小慢车”的常客。“家禽从村里收购,通过小慢车运到中间商那里,赚取差价”的办法,是当年阿西阿呷向她建议的。现在吉尔五牛木的年收入在万元左右,依靠“小慢车”贩卖家禽住上了砖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来,国家对大凉山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在政府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彝族老乡开始建新房,于是“小慢车”便成为彝族老乡们运送建材的“运输车”。木材、砖瓦、钢筋、防盗门等材料,行李车堆放满后,阿西阿呷和工作人员专门腾出几节车厢码放建材,引导老乡们到另外的车厢乘坐,并安排专人看管,确保旅客人身和货物的安全。
家乡的变化还表现在彝族老乡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乘坐“小慢车”去县城读书的彝族孩子一年比一年多。每逢周五、周日,列车上尽是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彝族娃娃们。望着因踏上小慢车而兴高采烈的孩子们,阿西阿呷总会想起儿时的自己,有时要咬牙独自徒步10公里,忍着恐惧穿行800米漆黑无人的百石岩隧道,才能到达学校。她能深刻地体会到彝族地区孩子们上学的不易,作为慢车列车长,给孩子们上学提供最大的便利,已经成为她刻在骨子里的事。她不仅对孩子们呵护有加,有时还给他们辅导作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为提高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普及率,阿西阿呷在“小慢车”上开展民族团结宣传,用实际行动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她还在多趟成昆线列车上进行“成昆人、成昆魂”的宣讲活动,为旅客们讲述“小慢车”故事,传递民族团结互助情怀,展示铁路良好社会形象。
23个冬去春来,在这列穿越大凉山腹地的“小慢车”上,留下了阿西阿呷太多的记忆,她与乘车的彝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说,作为勇当先行的铁路人,助力彝族乡亲脱贫攻坚责无旁贷。
阿西阿呷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是,她用润物细无声的优质服务,诠释着一个铁路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丰富内涵和崇高境界。近年来,阿西阿呷先后获得2017年度全国春运“最美铁路人”、成都局集团公司“四优”共产党员、2018年“新时代·成铁榜样”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隆重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