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11月13日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出台了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未来三年价格机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未来将聚焦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农业、涉企收费、市场价格监管、民生保障等七个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计划到2020年,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的政府定价制度基本建立。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深化价格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占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比重已不到3%。
同时,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的科学定价制度初步建立,价格杠杆作用进一步发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逐步推行,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力度持续加强。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意见对未来三年价格机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是党的十九大后经济体制改革领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首项重大举措。根据意见,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体系更加完善,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价格环境基本形成。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表示,在相对艰难的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领域,价格改革同时还要伴随着体制的改革,下一步关键看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比如交通领域的铁路货运价格,以及城市停车费等领域,未来的方向是逐步放开铁路运输竞争性领域价格,扩大由经营者自主定价的范围,以及实行有利于促进停车设施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效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与公共道路资源利用的停车收费政策。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意见聚焦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农业、涉企收费、市场价格监管、民生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了重点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
第一,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思路,进一步深化电力、天然气、铁路货运等垄断行业价格改革;
第二,区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环节、基本与非基本服务,加快完善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医疗服务等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价格机制;
第三,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创新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态环保价格机制;
第四,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用水和农产品价格改革;
第五,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清理规范涉企收费;
第六,围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进反价格垄断执法常态化精准化,加强和创新市场价格监管,有效促进市场竞争公平有序;
第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好稳价安民工作,兜住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