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起,上海开始推行强制性的生活垃圾分类,由此,垃圾分类问题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垃圾分类本身也成为城市居民需要继续学习的一门新“城市知识”。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新的习惯养成,在刚开始实施阶段,难免会面临一系列难题。比如有的居民继续将垃圾随意抛弃在原来的垃圾处置点;有的居民仍然将各种垃圾混乱放置,并不“按类投放”,使得在分类的垃圾桶中的垃圾,实际上并不是按类丢弃的。但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也不能只看片面。
通过与小区保洁员的交流,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发现垃圾分类以来的效果总体是乐观和积极的。大多数居民对于垃圾已经分得越来越准确了,混合丢弃的情况在减少。小区中各个垃圾处置点撤销掉以后,确实有不少居民仍然将垃圾丢弃在原处置点,因此小区的保洁员每天要开着垃圾车,分很多次将垃圾收回垃圾站再进行分类丢弃,但是总体上这个情况也是越来越少。
垃圾分类给现有生活带来的部分不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身处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城市,大部分小区居民仍然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接受和适应着城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并逐步形成城市生活的新知识。
正如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以及接受“红灯停、绿灯行”是一种城市化以后的“城市知识”,垃圾分类投放也是在当前时期的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必要的新的“城市知识”。理性的城市市民是能够接受这样的变化,并积极支持城市生活的变化的。知识的形成在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于坚持。随着习惯成自然,垃圾分类就能实现,在城市逐步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市民将会支持现代城市的成长,对于这一点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但是,对于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不能视而不见。要知道,通向未来的道路是由我们脚下的一块块石子铺就而成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定要把城市视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对于城市垃圾的处置,人们往往更多讨论的是作为前端循环的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处置后端的循环,这些对于完善城市垃圾处置和管理当然都非常重要。
但是,垃圾处置循环过程中各个枢纽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比如,社区保洁员的作用。在习惯养成的过渡期,社区保洁员对于垃圾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起着重要的“拾遗补缺”作用。但是目前对社区保洁员缺乏必要的培训,而且通常工作待遇比较低,人员流动较大。
一个良好的城市,垃圾循环系统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这一方面需要城市居民观念的改变,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好发挥垃圾处置循环过程中各个枢纽的作用。因此,应善待社区保洁员这样的基层环境工人,对其工作加以规范化正规化,提高工作质量,并通过其工作质量的提高来更好地促进垃圾处置的循环体系,从而更好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只有将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置的物质循环体系的完善,建立在城市居民的公共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劳动者的就业和福利进步的基础上,才能使垃圾分类这个新的“城市知识”在人们心中扎根,由垃圾分类产生的经济和环境利益才能真正造福于城市居民的福利进步,使人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远)
转载于“上观新闻”